20世纪30年代-20世纪50年代
1928年,美国人理查·德路发明了透明胶带。随后,约在20世纪30年代贴胶带机器被发明,*初是应用于包装行业。这一时期的贴胶带机器较为简单且功能有限。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机械装置,通过手动操作来实现胶带的粘贴。比如简单的手持式贴胶工具,需要人工将胶带按压在物体表面,效率低下且粘贴质量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。
手持式贴胶机
20世纪50年代-20世纪末
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,出现了一些半自动的贴胶带机器。这些机器可以实现部分自动化操作,如自动送胶、一定程度的定位等功能,但仍需要人工辅助进行一些关键步骤。例如,在包装行业中,开始应用一些能够连续粘贴胶带的装置,提高了包装的效率。
半自动贴胶机
20世纪末-21世纪初
电子技术、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贴胶带机器向自动化、智能化方向迈进。全自动贴胶带机器开始出现,能够实现自动取胶带、精确粘贴、切断胶带等一系列动作,无需人工干预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粘贴质量的稳定性。像在电子制造业中,用于电子产品封装的贴胶带机器,能够高速、精准地完成贴胶任务,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求。
21世纪初至今
贴胶机器在自动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智能化技术,具备了更多的智能功能,如能够根据不同的物体形状、尺寸自动调整贴胶策略,实现更复杂的贴胶操作。同时,贴胶带机器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,除了传统的包装、电子行业,还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航空航天、医疗器械等行业。例如汽车行业中,用于汽车内外饰粘贴胶带的机器人,能够精确地按照预设轨迹进行贴胶,保证粘贴的准确性和牢固性,实现汽车的轻量化。并且,一些贴胶带机器还实现了与生产线的无缝集成,成为整个生产流程中高效的一环。